雨季的到来给各类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,吊车作业作为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环节,由于其作业的特殊性,在雨季施工时面临的风险更大。为了确保吊车作业的顺利进行,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,以下是雨季吊车作业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安全事项。
作业前准备充分
设备检查与维护
在雨季开始前,必须对吊车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。首先,着重检查吊车的各个关键部件,如钢丝绳、滑轮、制动系统、液压系统等,确保其性能良好,无松动、磨损或泄漏等现象。例如,钢丝绳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锈,若发现有生锈严重的情况,应及时更换,以免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断裂。
其次,检查吊车的电气系统,包括电线、插头、开关等,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。对电气设备进行防水处理,如用绝缘胶带缠绕暴露的电线接头,防止雨水侵入导致短路故障。
另外,别忘了检查吊车的轮胎和行走装置。雨天路面湿滑,轮胎的气压、花纹深度以及制动性能都直接影响着吊车的行走安全。要确保轮胎气压充足,定期清理轮胎花纹中的杂物,保证行走装置的各个部件运转灵活。
场地查看与整理
提前查看吊车作业场地及周边的环境,特别是地面的状况。在雨季,地面容易出现积水、下沉或泥泞等情况。应选择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的作业场地,避免在低洼易积水的区域作业,防止吊车陷入泥泞或因积水过深而导致电气设备短路。
对作业场地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清理,确保吊车作业时有足够的空间和视野。同时,还要检查场地内的排水设施是否通畅,如有堵塞,应及时疏通,以保证雨水能够及时排出,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倒灌。
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点
视线与通信保障
雨天视线容易受阻,特别是在起吊较大的物件时,操作人员必须确保良好的视野。要及时清理挡风玻璃和后视镜上的雨水,必要时可使用雨刮器和除雾功能,保证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清晰地观察到作业现场的情况。
另外,加强作业人员之间的通信沟通至关重要。在吊车作业时,应配备有效的通信工具,如对讲机等,确保指挥人员、操作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之间能够及时、准确地传达信息。在多机组协作作业或人员较多、情况复杂的作业现场,清晰明确的通信有助于避免因指令传达不到位而引发的事故。
行驶与起吊操作规范
雨中行驶时,吊车操作人员要降低行驶速度,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,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,防止吊车因惯性过大而发生侧翻。同时,要密切关注路面状况,如发现路面有积水、坑洼或障碍物,应提前鸣笛警示,缓慢绕行。
在起吊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缓慢起升重物,避免突然发力导致吊臂晃动或物件摆动。起吊重量不得超过吊车的额定起重能力,并且在起吊过程中,要随时注意吊臂的受力情况和重物的平衡状态。如果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,应立即停止起吊作业,将吊车停放在安全位置,待风停雨停且风力强度符合安全作业标准后再继续作业。
心理与身体状态调整
雨季作业环境相对恶劣,长时间在潮湿、阴冷的环境中工作,操作人员的心理和身体容易产生疲劳和不适。因此,施工团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连续工作。同时,要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,如防雨衣、雨鞋、安全帽等,保持身体温暖和干燥,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。
在心理方面,要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,让他们了解雨季作业的特点和风险,增强安全意识。当遇到突发情况时,操作人员要保持冷静,果断采取措施,避免因恐惧而出现操作失误。
作业后的收尾工作
设备保养与检查
每次雨季作业结束后,都需要对吊车进行细致的保养和检查。首先要清理吊车表面的雨水和污垢,防止雨水长时间停留腐蚀设备。然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有松动、变形或损坏的情况,如有发现,要及时修复或更换。
对液压系统、润滑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及时补充液压油和润滑油,保证设备的润滑和密封性能。同时,对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,如有异常,要及时处理。
场地清理与安全检查
作业结束后,要及时清理作业场地,将工具、材料等摆放整齐,保持场地的整洁。检查作业场地周围的排水设施是否正常工作,防止因积水倒灌而导致设备损毁。
此外,还要对作业场地进行安全检查,拆除临时的安全防护设施时要注意安全,避免因拆除不当而引发事故。在确保一切安全无误后,方可通知相关部门解除封锁,恢复正常通行。
总之,雨季吊车作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安全风险。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,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注意事项,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,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。